国际禁毒日 | 两高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事例
汇聚辩护原创,分发辩护指引;研究法律适用,剖析证据运用。
编者按
最高法公布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和涉毒次生犯罪典型案例
2023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3年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形势特点,并公布10起体现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和涉毒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一、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形势和主要特点
近年来,在严厉惩处和有效治理下,我国毒情呈现整体向好态势,但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禁毒工作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审判工作角度看,当前毒品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持续下降。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下降,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的下降趋势。2022年降至3.7万件,较2015年高峰时期下降73.38%,较2018年下降62.75%。毒品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也从2018年的8.35%降至2022年的3.59%。
二是案件分布地域化特征明显。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排名前10位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中,西南地区占3席,反映我国禁毒斗争主战场仍在西南,华南地区作为毒品入境流转地,华东、华中地区作为毒品集散消费地,案件量仍然较大。
三是源头性毒品犯罪呈现新态势。国内规模化制毒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传统重点省份制毒活动持续大幅萎缩,制毒犯罪逐渐呈现地域分散化、规模小型化、流程分段化等特点。“金三角”仍是我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境外毒品经传统渠道入境受阻后,利用货车夹带通关或者采取抛投、挖洞等隐蔽方式走私毒品案件增多。通过国际物流寄递、陆路绕道或者海上走私毒品情况加剧。
四是末端毒品犯罪大幅下降。近五年,随着我国吸毒人员数量逐年下降以及戒毒管控措施不断加强,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萎缩。2022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非法持有毒品案件853件、容留他人吸毒案件6301件,较2015年高峰时期的10875件和35867件分别下降了92.16%和82.43%。
五是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涉案毒品呈现传统、合成、新型毒品“三代并存”格局,且新的替代滥用物质不断出现。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氯胺酮仍占据涉案毒品前三位。涉甲卡西酮、γ-羟丁酸、合成大麻素等新型毒品犯罪总体呈上升态势。医疗用麻精药品和依托咪酯、“笑气”等非列管物质流入涉毒渠道问题不容忽视。
六是犯罪网络化、智能化特点突出。毒品犯罪网上和网下交织更为紧密,“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式犯罪手段逐渐成为毒品贩运的新常态,利用GPS定位追踪监视运毒的案件增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兴寄递业态发展,毒品犯罪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犯罪手段更加多样、隐蔽、复杂,给毒品案件审判工作带来新挑战。
二、此次公布的10起典型案例的情况和特点
在第36个“6·26”国际禁毒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10起毒品犯罪和涉毒次生犯罪典型案例,目的在于昭示人民法院对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一贯立场,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其中,走私、运输毒品罪犯张胜川,贩卖、制造毒品罪犯严荣柱,贩卖、运输毒品罪犯董胜震、阮新华,故意杀人罪犯韦颖,均已被依法执行死刑。
此次公布的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体现了严厉惩治源头性毒品犯罪的坚定立场。张胜川作为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组织、指挥数十人走私毒品入境并运往全国各地,罪行极其严重;严荣柱组织多人制贩新型毒品甲卡西酮,董胜震向社会大肆贩卖,罪行极其严重;吴纪剡等组织多人非法生产制毒物品麻黄碱,情节特别严重,均应依法严惩。二是体现了依法严惩新型毒品犯罪的鲜明态度。严荣柱、董胜震案,系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公布因涉新型毒品甲卡西酮犯罪核准被告人死刑的案例。同时,结合当前毒品滥用情况和犯罪形势,此次公布了4起涉有医疗用途麻精药品的案例,占比为历年最高,旨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遵规守法和安全用药意识。三是体现了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全面贯彻。除体现依法严惩的案例外,此次还公布了对具有自首、从犯等情节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从宽的案例。其中,蔡泽雄、林小波积极响应敦促投案自首通告,主动自境外回国投案,认罪悔罪,人民法院对二人依法从轻处罚,兑现了政策,体现了区别对待,做到了宽以济严。四是反映了涉毒次生犯罪的严重危害。韩敏华案是一起走私麻精药品入境后用于实施强奸犯罪的典型案例,韦颖案是一起因吸毒诱发严重暴力犯罪的典型案例,充分反映出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发人深省。
三、最高法十起毒品犯罪和涉毒次生犯罪典型案例
1.张胜川走私、运输毒品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组织、指挥数十人走私、运输毒品,罪行极其严重
2.严荣柱贩卖、制造毒品、董胜震贩卖、运输毒品案——组织多人制造新型毒品甲卡西酮,向社会大肆贩卖,罪行极其严重
3.阮新华贩卖、运输毒品案——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且系累犯,罪行极其严重
4.蔡泽雄、林小波贩卖、运输毒品案——积极响应敦促投案自首通告,主动自境外回国自首,依法从轻处罚
5.吴纪剡等非法生产制毒物品案——组织多人非法生产制毒物品麻黄碱,情节特别严重
6.韩敏华走私、贩卖、运输毒品、强奸、传授犯罪方法、张淼淼走私毒品、强奸案——采用非接触式手段走私、贩运精神药品,情节严重;利用精神药品迷奸他人,依法数罪并罚
7.马扎根等贩卖毒品案——伪造资质骗购大量麻醉药品出售给贩毒人员,依法惩处
8.夏继欢贩卖毒品案——医务人员多次向吸贩毒人员贩卖精神药品牟利,情节严重
9.纪家林贩卖毒品案——违规购买精神药品出售给吸毒人员,依法严惩
10.韦颖故意杀人案——吸毒致幻杀害无辜群众,致三人死伤,罪行极其严重
案例内容详见最高法推送:最高法公布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和涉毒次生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依法严惩毒品犯罪 强化禁毒综合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及五件惩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失管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1.石某明、刘某贩卖、运输毒品案
2.钟某均贩卖、运输毒品案
3.陈某鹅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
4.袁某贩卖、制造毒品、洗钱案
5.卢某平等人非法生产制毒物品、污染环境案
1.国家邮政局、最高检等17部门开展平安寄递专项行动
2.四川、重庆检察机关建立川渝检察禁毒协作机制
3.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毒品原植物禁种铲除工作
4.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检察院以“数字画像”开展毒品犯罪法律监督
5.江苏省常州市检察机关推动共建禁毒公益宣传驿站
三、最高检发布5件惩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失管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随着国家禁毒工作力度持续加大,传统毒品的获取难度大增,一些不法分子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物进行贩卖、吸食,相关案件量快速增长。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犯罪,最高检决定制发一批典型案例。
据悉,这批典型案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犯罪主体多为医疗从业人员。他们熟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属性,但为了牟取非法利益,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套出,贩卖给贩毒、吸毒人员。二是检察监督办案力度持续加大。办理这类案件时,检察机关注重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依法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坚持引导侦查与自行侦查相结合,完善证据链条,夯实证据基础。三是推动源头治理效果显著。检察机关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依法能动履职,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监督。
五件典型案例分别是:孙某贩卖毒品、强奸、传授犯罪方法、巫某文贩卖毒品、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张某诈骗、周某等人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方某等人贩卖毒品案;李某君等人贩卖毒品案;肖某锋等人贩卖毒品案。
案例内容详见最高检推送:最高检发布惩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失管涉毒犯罪典型案例